工作室动态 首页 > 媒体报道 > 工作室动态
恭喜我院骨伤综合科王尚全主任医师喜得荣耀医师奖项

奖项:荣耀医者 专科精英-中医骨科(5位)

负责人:单祺雯  赵珈吟

 

王尚全,做手上有功夫的医生

wsq.jpg

 

  专家小传:王尚全,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主任,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(孙树椿)学术经验继承人,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批名青年中医。

  有这么一位中医,在骨科领域兢兢业业耕耘了近30年,先后师从骨科诸多名医,以“虚怀如谷、博采众长”作为工作准则,他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主任医师王尚全。

  1989年,王尚全作为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骨伤系首届本科生,到洛阳正骨医院实习,开始接触骨折手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,对骨科手法及手术产生了浓厚兴趣。1991年,他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(后改称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),当时骨研所汇集了尚天裕、孟和、孙树椿、张长江、蒋卫庄、陈正光等诸多中医大家,如此丰厚的学术氛围,为王尚全的学习奠定了牢靠的基础。向老前辈学习技艺的同时,他也学到了谦虚谨慎、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。但真正改变他的,是一次看诊经历。

  一次,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北京好几家三级医院就诊,均建议手术治疗。患者抗拒手术,经朋友介绍找到了王尚全。经详细查体及阅片后,王尚全也觉得手术是最佳治疗方式。患者听后非常失望,说了一句:“我就是不想手术才选择了中医院啊!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王尚全的心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探索出一套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。后来,王尚全师从孙树椿、朱立国教授,在“筋骨并重”思想的基础上,将传统的中医经筋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基础及生物力学相结合,以“缓解痛苦,功能康复,提高生活品质”为目的,总结传承了一套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技术,即针刀铍针松解技术、经筋手法整脊技术、药物超声导入技术、体疗功能康复技术。四大技术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,形成灵活多变的筋伤治疗体系。在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膝骨性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,临床效果较好。

  在王尚全的书柜上,有十几本整齐排列的笔记本,详细记录着每一位他遇到的典型患者的情况,包括姓氏、年龄、籍贯、诊断结果、用药详情及预后情况等。2012年转到骨伤综合科后,王尚全带领团队以中医药理论为主体,贯彻“动静结合,筋骨并重,内外兼治,医患合作”和筋伤手法“轻、巧、柔、和”的治疗原则,将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康复学相结合,突出中医骨伤科康复的优势和特色,提出了“整体辨证,筋骨辨构,精准康复”,为骨折术后、关节置换术后、颈腰椎术后、脊髓损伤、颈肩腰腿痛患者,提供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,最大程度地改善肢体功能,让患者重返家庭与社会。

  “手上有功夫”是王尚全孜孜追求的。作为清宫正骨流派众多传承弟子之一,王尚全在临床非常爱用手法治疗。门诊很多患者接受其“按揉”后,症状大大改善,不少人感叹:“这么好的手法,收费又便宜,传统中医太伟大了。”在王尚全看来,作为临床医生,心到、眼到,不如手到。只有多接触病人,才能找到手下的感觉,才能把理论运用到临床诊治中。王尚全常常告诫学生,从医应学孙思邈,对病人要有同情心,要急病人所急,想病人所想,力争让病人花最少的钱,用最短的时间把病治好。

在长期临床实践中,王尚全认识到,中西医都只是医学的手段而已。医学今后的发展必将是多学科、多专业交叉合作的模式,医学的模式必将回归人性的本质。医学是“人给人看病”,而不是“仪器看病”。医生和病人都是有生命活动的主体,医疗最终的目的是康复,是回归社会。

  未来,王尚全有一个目标,就是在临床中不断成长,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”重要指示,扎实工作,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。

版权所有 孙树椿名医传承工作室
京ICP备09002945_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