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
央广健康特别推出

孙树椿简介
孙树椿教授出生于1939年,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。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首届全国百名名中医;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、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,中央保健会诊专家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作为清宫正骨流派代表传承人,孙树椿教授对清宫正骨流派历代手法予以总结,提出以下理论:1、“首重查体、手摸心会;影像为辅,病证合参”;2、“气血辨证,以血为先”;3、“轻巧柔和,以痛为腧”。他开展的“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”(孙氏手法),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中医临床实用技术推广项目。
2009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“孙树椿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”,至今已培养多名中外弟子。
在担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骨伤系负责人期间,孙树椿教授组织全国21家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系主任等专家编写了“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科系列教材”,是目前中医学科中唯一的系列教材。
孙树椿教授结合骨伤学科的特点,提出“运动系统损伤和疾病”这个概念。经国内专家反复论证,最终将中医骨伤定义为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,研究人体运动系统损伤和疾病的预防、诊断、治疗、康复的临床学科”,将中医骨伤科学分科为正骨、筋伤、内伤等九个分科,推动了中医骨伤科的建设和发展。

孙树椿教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别贡献奖、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“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”、第四届中国药学发展奖康辰骨质疏松医药研究奖(HOMA)、中国中医科学院“岐黄中医药基金会传承发展奖”等荣誉,并于2017年5月获 “首届全国百名名中医”称号。他的科研和著述亦颇丰,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成果斐然。
在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孙树椿教授深情地说:“我们毕业的时候,大家有共同的约定,为党健康工作40年。我已经早早完成这个任务了,但是我想再为党工作40年。”
他们让中医药的火种代代相传
他们自强不息 助力健康中国
监 制:张琼
策 划:王志存 汤喆 刘笑梅
制片人:王志存
编导/撰稿:王志存 汤喆
统 筹:胡弦
新媒体编辑:黄颖
审 核:张琼 张纪